到达前厅,只见方玉竹正在与人交谈,神情从容,看来不是什么大事。
来者身穿竹青色长袍,头发高束,看不清面容,谷茉带着碧荷走进来。
方玉竹见到谷茉,笑道:“夫人怎么过来了?”
谷茉微微一笑,答道:“府上有贵客,妾身理应好好招待。碧荷,快,给贵客换新茶。”
碧荷闻言,点头将那人手边的茶换成谷茉自制的果茶。
那人一听面前的是方将军的夫人,不敢怠慢,立即站起行礼,笑着说:“将军与夫人恩爱非常,难怪王妃娘娘嘱咐奴才一定要把这份礼物送到夫人手上,以免夫人不悦。”
说完,从怀中取出一个礼盒,打开后露出一颗浑圆的夜明珠,其大小如同一颗红杏,翠绿色的珠子闪耀着光芒,周围用碎白水晶点缀,光彩夺目。
谷茉看着礼物,愣了一下,片刻后说道:“王妃娘娘太客气了,如此贵重的东西,我实在不敢接受。”
那人一听,果然与娘娘所言分毫不差,当即笑逐颜开,说道:“这颗珠子乃是异邦进贡的夜明珠,全大雍上下仅存两颗,一颗在此处夫人手中,另一颗则在皇宫之内。”
他这一说,愈发显得此物非同小可。
谷茉不禁苦笑,这位安王妃将自己视作何等人了,只轻声道:“这东西……”
“那先生替我和夫人感谢王妃的好意吧。”谷茉的话被方玉竹打断,她伸手接过盒子,塞入谷茉手中,低声细语道,“夫人,王妃的一片心意难以推辞,你就收下吧。”
既然夫君都如此说了,谷茉还能有何言,只得点头应允。
方玉竹既已收下,自有她的道理,此刻谷茉不便多问,只好陪在方玉竹身边静坐。待送走客人,看着前厅摆满的礼盒,她心中一沉,不由得对方玉竹说道:“夫君,咱们收下了安王的礼物,便真与她站在了一条线上。”
方玉竹无奈一笑,摊手说道:“早已是一路之人,此次北疆之行便是由安王举荐。”
谷茉心中一惊,原来如此,之前她一直想不通为何会是方玉竹领军出征,虽知夫君能干,但朝中才德兼备者大有人在,为何偏偏是他这个初来乍到的新将。
“难怪,我明白了,这些礼物我会让管家妥善收存。”谷茉闻言只能点头称是。
夫妇二人聊了一会儿,谷茉便去了后厨。
厨房里众人仍在忙碌,香气四溢。厨娘见谷茉到来,急忙上前施礼,回报道:“回禀夫人,厨房里的准备差不多了,只等时辰到了便可上席。”
“再过一个时辰吧,眼看天色渐暗,三桌宴席,府上的人都要入座。”谷茉点头回应。
厨娘愣了一下,考虑片刻后还是说道:“回夫人,我们这些人粗鄙不堪,还是让丫鬟们去吧,我们身上沾满了油烟,不好上桌。”
“有什么不好的,都要去,晚些时候还要给你们发新年的赏钱呢。”谷茉听罢,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
厨娘万万没想到夫人竟如此体恤下人,连忙点头答应,“是是是,奴婢明白,夫人请放心。”
“嗯,那就这样吧,你们继续忙。”谷茉看了看厨房内忙碌的人群,想到还有其他事务未安排妥当,便吩咐了几句,带着碧荷离开了。
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烟花爆竹已经放在了后院,众人都喜气洋洋,唯独谷茉和芸香两人内心有些许苦涩。
芸香望着夏金澜为自己倒水铺床,眼眶一红,哽咽道:“你真的那么想去吗?”
夏金澜刚将姜茶递给芸香,听见她这般说,见她眼中有泪光闪烁,心中不忍,但仍坚定地说:“娘子,我也希望给你和孩子更好的生活啊,我这点俸禄在这偌大的京城,实在难以维持家计。”
芸香知道夏金澜说的是实情,虽然嫂子一家也不富裕,但在阳北村有自己的生意,在杨柳镇也有买卖,而他们全家却靠着夏金澜一人的俸禄度日。若能有所作为,那自然是好事。
“我知道,夫君,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芸香忍住心中的酸楚,用力点了点头。
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睁大眼睛看着夏金澜问道:“夫君,万一孩子出生时你不在怎么办?我们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呢?”
这个问题夏金澜并非没有想过,听到芸香的询问,他立刻笑道:“名字早就想好了,且听我说,你看是否喜欢?”
“嗯嗯。”芸香一听夏金澜已经为孩子取好了名字,心中自然欢喜。
“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它的下一句是: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这首诗里还蕴有你的名字,我们就给孩子取名思怡,若是像堂嫂那般生了双胎,另一个就叫书怡,你觉得如何?”为了这名字,夏金澜可是费了好几个夜晚的心思。
芸香岂会不喜欢,只要是夫君起的名字,在她眼中都是最美的,她擦去眼角的湿润,笑着回答:“金澜姐,我喜欢得很。”
“那就好,我一会儿写下来,你放在这抽屉里。”夏金澜见芸香笑了,这才放下心来。
除夕之夜,四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尽管方家因方玉竹和夏金澜即将前往北疆而略显沉重,但好在有两位贤惠的娘子,到了晚饭时刻,府上又恢复了欢声笑语,一片祥和。
除了春芽,所有人都围坐在饭桌旁,主家家坐在花厅之中,仆人们则在外间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