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高兴的,就是苏家庄的人,可以说除了苏老头和苏老二,整个苏家庄都陷入欢庆中。
县里,秋语若的糕点作坊里,二徒弟苏超把这边作坊的事都交给苏大妮,自己也要跟着师父去京城了。
在离开作坊之前,苏超问苏大妮:“大妮姑,你要不要去看看两个妹妹?”
苏大妮先是一愣,然后苦笑道:“你忘了,他们村里的人不让我进村。”
苏超把头一抬:“以前是以前,自从你跟着师父来作坊里做工,我给两个妹妹送东西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想着打听你的事呢!
当时我回来就跟你说,只要你去,除了那一家子,别人绝对不会插手你回不回去的事。
现在,咱们村里出了个状元,而且你还在状元家里做事,你再去他们村,就算跟你和离的那个人,他也不敢说赶你出来的话!”
苏大妮知道自己因为在秋语若作坊里做工,别人都会高看自己一眼,但是她从没想过,自己还能有更高的一天。
苏大妮心动了。
最终,在苏超的鼓励和苏大妮的心动下,她决定去前夫村里亲眼看看自己的女儿。
现在作坊的人手还没跟着秋语若走,他们俩就算同时离开作坊,也不会出什么事。
两人雇了马车,直接去了苏大妮的前夫村里。
进了村,苏超把车厢门打开。
苏大妮紧张的不行,苏超却说:“你看,别人就算看到你,谁又敢出来说一句不行!”
苏大妮在他的鼓励下,慢慢的抬起头。
苏超让马车行的慢点,苏大妮看到有些人看见自己,先一步往后撤了撤。
然后还有一些人,看到她,竟然热情的打起了招呼。
苏大妮在这些热情的招呼中,终于认识到今日果真不同于往日了。
到了前夫家门口,苏大妮没进门,只在门外喊了闺女。
闺女们跑出来,围着自家娘激动的又哭又笑的。
邻居们也都出来了,唯有前夫家的人没一个出来的。
还真像苏超说的那样,再没人敢随意欺辱自己了。
苏大妮把每个孩子都抱了抱,然后从车上拿下来给她们准备的吃用的东西。
苏大妮和孩子们说话,苏超就和周围的邻居搭话,请他们帮着照顾苏大妮的几个孩子,要是她们有事,可以直接去苏家庄找自家爹苏淮。
苏云廷考中状元后,他之前的事早就被传开了,当初一直帮助他的苏淮,现在比苏家族长的名声都大。
邻居们听到苏淮的名字,一下子都上了心,搭上苏淮,不就算是搭上状元公了么!
大家都表示,一定会好好照顾苏大妮的孩子的。
苏大妮和闺女们说了会话,也不好多待。
和孩子们约好下次接她们回外婆家,苏大妮和苏超重新坐上马车。
跟最后一个打招呼的人告别,出了前夫的村,苏大妮轻轻的跟苏超说:“今天这样的情况,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
苏超:“什么俗语?”
苏大妮:“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苏超:“……虽然你这话不太好听,但是好像咱们确实是跟着一起升天的鸡犬。”
苏大妮噗嗤一声笑了。
笑完,又对苏超说:“咱们能跟着一起飞升,一定要能守住本心才行。”
这下换成苏超笑了:“大妮姑你就放心吧,不说我师父一天天的教育,我爹也提醒我多少次了。
还有我师兄,如果我敢飘,他就敢拿刀剁了我的手!
再说了,京城里当官的比咱们从小到大见过的所有人都多,我师公的官职才哪到哪,我就算想飘,也飘不起来啊!”
苏超说的这些话,苏云廷也正在和族长和租老们说:“大家一定要约束好族人,考中状元,在咱们看来好像是多了不起的事,但是对京中的贵人来说,状元,三年就出一个,真的是不值一提的存在!”
大家再三表示一定会约束好族人,苏云廷才说起了置办祭田和办族学的事。
他把这些事,都交给苏淮做主。
族老们都是老而成精的人,苏云廷什么意思,大家心里都清楚。
然后就有人提议,下任族长,就有苏淮来担任。
族长的儿子能力一般,如果没有苏云廷的高中,他能用自己族长的绝对权力,让儿子继任族长,但是现在,他只能顺着大家的意思,赞同苏淮为少族长。
族长在心里安慰自己,不管怎么说,自己在任期间,族里出了个状元,自己的小孙子也考中了秀才,说不定自己的孙子也能考中状元呢!
等自己的孙子考中了,谁还稀罕窝在这小村子里当什么破族长!
族长在自我安慰中内心平和了。
但是有的人,无论如何自我安慰,内心都得不到平和。
比如苏老头,在苏家庄人人都庆祝的时候,他们家只能闭门不出。
在苏老头和苏老二肠子都要悔青的时候,偏偏下面的孩子还跟着添乱,总是埋怨他们当初做事太绝。
和苏老头一样日子过的难受的,还有秋老大一家。
秋老大自己科举不顺,儿子更是连他都不如,老爹还瘫在床上需要照顾,老娘也一反以前对自己的态度,开始挑拣自己的不是。
在秋老大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到了坏无可坏的地步的时候,他听到了苏云廷高中的消息。
这个消息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在周老太再一次嫌他伺候老头不周到的时候,爆发了。
苏云廷高中后有回乡探亲假期,苏家庄的该办的事办完后,秋语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带着他回了一趟娘家。
这时候,秋老大不孝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村子。
当一个人开始不要名声的时候,再想用道德廉耻来约束他,效果就不大了,所以在秋老大和周老太再发生矛盾时,他就再没落过下风。
秋语若听过后,就决定帮帮自己的好祖母,毕竟,只有势均力敌,他们的日子才能过的热闹。
于是,在族长和三叔的一众陪同下,秋语若又去看了秋老头。
当着族长一众人的面,秋语若许诺,除了看病钱,自己每年再给老两口出二十两银子的养老钱。
这钱和之前的看病钱一样,都由秋三叔掌管着。
二十两银子,对现在的秋语若来说,虽不至于用九牛一毛来形容,但是对她的资产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周老太有了每年二十两的养老钱,底气就会高起来,只要秋老大还想着花她的钱,两人再有争辩,他就会气弱几分。
气焰这东西,都是此消彼长的,秋老大气弱,周老太自然就重新变得强势起来。
秋语若相信,她的强势,会唤醒秋老大一直屡考不中的痛点的。
后面的日子,他们能继续热闹下去,秋语若心里就舒服了。
……
苏云廷的探亲假结束,全家人还有跟着秋语若做事的徒弟和同村人,一起踏上了进京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