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复与池默想象的有点偏差,他于是说的更加直白,“李老师,我觉得您发现问题和结构问题的思路很好。所以也想跟您学习一下。”
李豫这下才听明白他的诉求,耐心解释说,“我现在也在不断的学习,你如果想学习不用来给我打工,平时自己都可以训练的。前段时间,曹老师分享过一个挺好的办法,你可以试试。你找一位大牛的经典文章,顺着他的思路,解构他的文字,然后思考你自己处于他的环境中该怎么思考,你处于你自己的环境时又该怎么思考。这个办法,不仅仅用于写文章,也适用于你做决策。
我上个课题刚结束,下个独立课题没有那么快开始,暂时还不需要整理材料哈。”
她并不是不愿意池默帮她做些基础工作,而是他原来的导师病休,现在换了新的导师。如果自己再找他干活儿,小年青头顶有三个老板,哪还有自己的时间。
他们两个花了一个下午和晚上看完每一位同学的文章,李豫当场对每一篇文章做点评,池默做文字记录。后续他会把文字点评通过邮件回复给每一位学生。
唐宋晚上来接她,池默还没离开。他从电脑屏幕中抬头看到门口站的唐宋,一时间有些愣住,遂后双眼在俩人之间反复打量,磕磕绊绊地问,“您……找李老师?”
唐宋扑哧笑出声,看向李豫,挑眉示意,我不是故意的,你看怎样回复你的学生。
李豫接过话,“他是我男朋友。池默今儿辛苦了,赶快回去休息吧。给学生的邮件周末之前回复就成,不用赶时间。”
池默听到惊天大八卦后,手上收拾电脑的动作也慢下来。他想了想又说,“我认识唐老师。李老师,需要帮你们保密吗?”
唐宋还是刚刚那副表情,脸上的意味则换成,看你的学生多上道。李豫回瞪他一眼,看向池默说,“没事。别在论坛上帮我们宣传就成。我实在是不想再在论坛上热闹一回啦。”
池默得到回复,才加快手上动作,离开前贴心地帮忙把房门带上。
刚刚一直做哑巴的唐宋,开始滔滔不绝起来,“真的不怪我。这会儿已经十点,我以为你的小助教早就下班了呐。不过你们实在太敬业了,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写评语。这和小学老师批改作文一模一样呀。”
李豫按着自己的太阳穴,懒得与他争辩「怪与不怪」的问题。
她有气无力地说,“心态上可比小学生老师累多了。学生可以敷衍交作业,我不能敷衍给评价。我们两个不仅要给出中肯的批评意见,还要给予适当鼓励。下午到现在,我想夸奖的词汇,想得脑袋疼。”
唐宋站到她身后,双手放在太阳穴,替换了她的手上动作。“累的话,可以不用万事都要求尽善尽美,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概述性的反馈,其实也可以的。”
李豫说,“今年不行。他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我又是选择了与以往老师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还是对他们负责任的好。”
唐宋边按摩边安慰她,“希望这帮学生不要辜负你的一片苦心。”
她笑起来说,“又绕回来了。我只是尽老师的本分。”
在回江南别苑的路上,李豫感叹说,“本来以为文章写完了,打算这几天提前下班回家陪陪我爸呢…结果转眼就要周末。”
唐宋说,“明天和周末可以陪李叔。我明天下午要飞江城,后天有个学术论坛要参加。”
李豫这才想起来,“噢。你上周告诉过我,我居然忘得一干二净。”她懊恼之后接着说,“周末我爸要回老家,家里的老房子要办什么证。他后天回去,周一晚上再回来。”
唐宋听到后,脑袋里迅速冒出一个念头,“李豫,明天晚上和我一起飞燕城吧。我后天的会议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你白天在酒店休息或者约见朋友。晚上和周日全天我们可以一起过周末。可以吧?”
她没有第一时间答应,“明天再说,我现在脑袋发胀,只想睡觉。”
回到房间她简单洗漱后趴床上很快睡着。唐宋决定先把机票订了,如果明天她不去的话,再退票。
收到出票确认短信,他也回到床上,靠着她很快睡着。
李豫一觉醒来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燕江往返机票,她眼珠微抬,瞥了身旁人一眼。
唐宋收到她的眼神谴责,第一时间解释,“我只是怕机票售罄,不去的话可以退票,这不是想提前买个保险嘛?”
她的眼神归位,开口说,“燕城好冷,气温比这里低十几度。”
只要不是怕一个人无聊就行,唐宋说,“宾馆有空调。外出的话,我们穿羽绒服。十一月初,气温还在零度以上。”
她又确认另一个问题,“你有同事一起去嘛?”
“他们早一个航班,我特意定了比他们晚一个小时的票。”
“那行吧。我下午回家取衣服,晚上机场见。”
李豫答应去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大学室友在燕城工作。她们本科毕业后一直没有见过面,她也想趁着机会和她见面。她的三位室友,一位毕业后去了法国现在在一家法资银行工作,一位回了家乡在当地国企上班,燕城的这位室友在一家私募机构做投资。
她微信联系上室友,才得知她休年假,已经拉着行李箱跑东南亚旅游去了。
“啊?小象你晚上到燕城?我早知道改签机票啦,刚刚落地曼谷。”
“没事,好好玩哈。我们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见面的。”
“行。明年春天小月月结婚,我们一起给她做伴娘。”小月月是她们那位在法国的室友,她明年春天会江城办婚礼,她们早就约定好一起做伴娘。
收起手机,她往自己行李包里塞了一本书,明天白天自己一个人呆酒店看书吧。周末看完的话,下周还能把书评写出来,在公众号上推送。
飞机上,俩人按照李豫的习惯坐在倒数第二排。唐宋难得没有黏着她,而是对着电脑修改自己的演示文稿,边修改边解释说,“我之前准备的文稿,没有添加学院logo。下午毛院长特别叮嘱我们代表学院的活动要使用学院的固定模板。我稍微修改一下,五分钟就能搞定。这个论坛是几所高校联合举办的,春秋各一次,今年轮到燕大。”
李豫侧身靠着他的肩膀,眼睛也落在电脑屏幕上,内容是他前段时间发表在Cell的研究成果展示。标题看懂了,里面的内容没看懂,不过至少比她看物理研究杂志有进步。唐宋看出她的无聊,飞行的后半段,他用最简洁的语言向她介绍自己以及同行们的研究。
他讲到他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互,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生物化学是前些年的顶流。生物学和医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的交叉方兴未艾。
这让李豫想到的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近些年来引入其他领域的新知识,比如技术创新,比如气候变化。这些学科的交叉慢慢衍生出新的分支,比如气候经济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李豫从中得到了新的启发,在心里思考着数学工具和数据模型对自己下一个研究课题的帮助。想到各种可能性后她转身在唐宋脸上亲了一下。他还真是自己的小福星。
唐宋意外地从女朋友这里收获一个亲吻,惊喜地问,“怎么突然给我奖励?”
她也没卖关子,“你刚刚讲的内容帮我打开了思路,启发了我。我决定下周开新的课题,到时候与安老师那个课题同步做。”
54|第54章
论坛举办方给他们订的是学校招待所,唐宋怕李豫见到同事不好意思,又在旁边的酒店定了房间。第二天早上,他离开之前百般不舍,总是担心她一个人无聊。“快走吧。你第二个发言,迟到就不好了。”李豫把他推出房间,很快关上房门。
尽管她再三说自己在房间看书,不会无聊的,唐宋趁着中午休息还是回来陪她一起吃午饭。
李豫下午带着书,对他说,“我和你一起进燕大,你去开会我去管院一层的咖啡厅看书。下午你好好听别人分享,不要不停发消息。”
李豫在看书的间歇,从手机上看到Cohen去世的推送消息。她不得不打扰唐宋,主动给他发了一条消息。
唐宋的回复很快,“嗯,他七号去世的,我已经在外网上看到了。他最后一张专辑差不多是对死亡来临的排练。”
紧接着他第二条和第三条消息也来了。
“他在睡梦中去世的,死亡过程很peaceful。”
“我这边还有半个小时结束。”
李豫在他会议结束往这边来的时候,帮他点了一杯鲜榨橙汁。他坐在圆桌对面,大口喝完饮料,才开口,“Cohen的死亡方式是我奶奶最羡慕的死亡方式。可惜,好多人老了之后,要先忍受疾病折磨的痛苦才能迎接死亡。下午论坛上有位研究员分享了阿尔兹海默症的一点点研究进展,不过对于治疗这个疾病还是远远不够的。任重道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