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新御宅屋 > 百合 > 孤不想当皇帝 > 第215章
  文人士子则觉得荒北太靠边境不宜成为国都,回京城最好。说不定以后荒北官吏都要往上调动。
  已经有人偷偷开始摆宴席拉关系,不过下秒就被税务院的稽查女官给逮住了。
  荒北官方部门每次看见稽查女官都闻风丧胆,现在荒北官场都在树立清廉之风,打击铺张浪费,和公家两户互相频繁串门的风气。
  就连卓婷想给自己哥哥卓远安排个职位,都被稽查女官传票询查。
  卓婷只能让哥哥在自己公共服务站当个管事。
  卓远每天游手好闲,最多在香香馆出报刊时会拼命阅读研究,最后他在服务站没干成一件事,遭到集体管事的弹劾。
  卓婷一气之下将哥哥踹出服务站,花钱给他在香香馆买了个审阅编辑的位置。
  没想到,专业对口,卓远靠着一手华丽的文笔说一个通俗的故事,吸引了不少爱好辞藻的读者支持他。
  香香馆销量得到增加,就给他另开了一栏笔阁报。
  卓青莲坐在火车包厢听说了这件事,他迷惘的眼神中渐渐有了光彩,因为周围的那些普通乘客都在讨论香香馆报纸。
  还有香香馆旗下壮大独立门户的朝九晚五的新闻,让信息在民间流通,极大程度降低了读书识字的门槛。
  很多没读书的人,耳濡目染之下,竟也像半个文化人。
  尤其浸润在这种狂轰滥炸的信息,人想不上进都难。
  尽管荒北现在就业岗位已经逐渐减少,市场有饱和的迹象,务工的人要跑很远才有机会,但在火车的带动下,出趟远门,也比从前用脚走强多了。
  何况现在已经开始铺设到南梁都的轨道。
  他翻开香香馆的报纸,再看到下面一则民间真实改编的故事。
  他突然笑得牙齿都快爆出来。
  旁边的乘客刚好也是喜欢这则小故事的粉丝,连忙跟他讨论起来。
  三天后,约定举行临时登基仪式的日子到了。
  南青只是简单地召集各地的管事,官吏,还有邓世子,和鲁王一家在王府简单吃顿饭,就相当于登基了。
  南青连龙袍都没穿,还跟往日一样。
  尽管大家觉得有点简陋,但露面的人基本已经确定风向。
  邓世子保住了自己大部分皇室宗亲,但只获得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权,还没有所有权,只有经营权,但南青承诺七十年到期,届时只要他们家族人还在,就可以续费。
  七十年。
  尽管让邓氏皇室唏嘘不已,可当大量的火车技术,还有农业技术传入前梁土地,还有他们的封地。
  邓氏皇室在蓝铃有意的引导下,开始走向商业。
  一切都是那么的和平。
  直到晚上,南青与江幽菲睡完一个荤觉。
  江幽菲捏着她的耳朵道:“该回京了。”
  “好!”南青答应道:“我的皇后娘娘。”
  *
  统一天下元年。
  谁都没想到这一任的女帝,如此与众不同,打下江山已经一年还没回京城,把一些前姚前梁的臣子熬得头发都白了。
  登基仪式隆重准备起来。
  严公公重新站在皇宫内,感慨,朝夕之间天下就变样了。
  所幸是往好的发展。
  金銮殿站满旧臣跟前梁旧臣,只不过他们在另一边,站中间的都是荒北武将与文官。
  南青身着天子冕服,头戴十二冕旒,坐在龙椅上,旁边平起平坐的则是身着凤袍,佩戴凤冠、气质典雅的江幽菲。
  堂下则是武将,赛牛花,杨武,蓝木狼、蓝采渊、刘衡、刘虎、晋华兰、王猛、周凡。
  文官,蓝铃、方元、彩香、江望、吴敬、太医院院首,陶金,副院许迎,税务院诸位稽查女官,由于特殊并未公布详细的名字。但谁都知道税务院首席乃是皇后娘娘。
  除了传统的文武官,还有另设的科官,工科之首徐胜男,钱天雪,钱小丽、徐芳远、还有工坊一众管事。
  邮局局长王阳,铁路局副部长兼革改委,邓永祥。
  财务部长兼革改委,沈宝珠。
  还有细柳营的统领女兵,与御卫军百长们。
  这些都是为荒北建设不可多得的人才。
  南青扫了严公公一眼。
  严公公当朝宣唱:“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日建国,宣国名为西韶!”
  南青便从龙椅上站起来,铿锵有力宣布道:“朕承昊天之祚,秉玄凰之瑞,肇建西韶。”
  “年号太初玄戈,取璇玑斡旋、兵甲生芒之象。”
  “册太一玄凰镇国元后,掌北辰剑枢,摄九霄雷钺。星辰为檄,山河铸鼎,文武革命,翊运开疆。布告寰宇,共遵新历。”
  “钦此!”
  此一举,令所有人震撼不已。
  陛下分明在宣告天下,皇后与她共享天下,二凤共权治理八方。
  朝廷所有人纷纷跪在地上呼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正文完结
  西韶太初元年,女帝陛下宣布开启大航海时代,建立皇商船队下西洋,沿途地理大发现,挖掘外邦矿产资源运输西韶。
  浩浩荡荡的人开始南下,西下,起初大家都十分不解女帝陛下为何要在一些未开化蛮夷之地发展经济?
  待后来挖掘出金矿,铁矿,还有随着国内农业技术,正式迈入第一次工业革命,淘汰大量的手工业者和粗劳力者,引起社会变革时,大家发现外面的世界,似乎比他们想象中要丰富多彩。
  太初二年,葡岛国与西韶正式建立友谊,葡岛国大量机械知识融入中原,而中原的资源加工与火器技术开始扩散葡岛国。
  太初三年,创下五亿两一年的税收。开始进行第一次国民收入的调查,月三钱。当年人口增加二千万。
  太初三年,大奥岛杀死前梁军驻守,投靠西韶要成为西韶的附属国,并且派遣遣奥使。
  南青却做了一个决定,屠岛!以绝后患。
  “今日大奥敢杀前梁驻守军队,明日就敢杀西韶子民,何况前梁皆是我中原同胞,兔死狐悲,拒不接受大奥城主的投诚。”
  次月。
  南青命令梁地的军队对大奥岛进行车轮放平清洗,短短三个月,就将大奥岛灭得只剩十万人,作为留守岛民。
  并且迁移边民入境,改大奥为宣地。
  宣示着大奥已成过去。
  南青建立西韶之后,她命令的第一任丞相是方元,至于蓝铃,许多官员都支持蓝铃为丞相,但蓝铃却落选,众人以为是蓝铃作为前朝妃子的关系才会被埋没。
  可实际上,南青就是要蓝铃进行沉淀,她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自己的任何政策,她都能快速响应,并且策动官员积极配合。
  早已经是西韶当权能臣第三人。
  而皇后江幽菲掌管的税务院已经分为三院,她是三院之首,查出蓝铃与过多官员有交涉,院下的女官还有巴结她的倾向。
  作为督察之首,情报之首,她知道该怎么做?
  那就是推蓝铃为第一任外交大臣。
  南青正好用意让臣子们看世界,蓝铃作为官中偶像,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作用。
  尽管会浪费她两年,但外交彰显国力一样重要。
  于是方元成为第一任丞相,就如历史记载的那样。
  起初很多官员并不服从方元,因为方元思路快活多变,许多人都跟不上,他们更喜欢有安全感的蓝铃。
  可之后方元写了一篇文章羞辱百官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引起震怒。
  要不是南青护着,估计方元早就被人从东门弹劾到西门。
  可方元的话却引起一些聪明人的注意,他们发现官员很多不思而取,盲目遵守政策,让好好的政策到了底层反而僵化变成坏政策。
  引起民众的恐慌。
  方元甚至喜欢放权,连小小的县令,都让他亲自办事,总结,还有自己必须因地制宜找出当地脱贫的好办法。
  毕竟现在脱贫门槛是每户人家一年最少五钱的标准。
  现在低价粮,荒北粮仓,西域粮仓,北方粮仓,南方粮仓,四大粮仓堆积的粮食,除了供给自己人,基本都卖不出去。
  于是方元想到卖给葡岛国,或者南洋那些吃米的小国。
  那些不吃米的,只要附近所有人吃米,他们也会跟风。
  于是方元的大米文化出使计划一出,没想到在外洋受到很好的追捧。
  因为方元居然能将大米变着花样配合当地美食消耗,甚至宣扬吃大米的人才是人上人,跟中原文明才能牵扯一点关系。
  这份人上人国上国的思想,极大助长外洋酋长的虚荣心。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引用汉字为当地教育主流。
  方元的外宣论得到国内官员的集体支持。
  还从一定程度降低了外洋酋长们对他们西韶人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