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大夫走进来,告知孟鹤云:“这位公子,你家娘子是劳累过度,精神紧绷后突然松懈,身体不堪重负才晕倒的。好在送来及时,只要好好调养,过些时日便能恢复。”
孟鹤云微微点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可看着虚弱的林多福,满心的复杂情绪却愈发浓烈。
林多福悠悠转醒,映入眼帘的便是孟鹤云憔悴又带着几分怒意的面容。她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嗓子干涩得发不出声音。
孟鹤云眼眶泛红,像是许久未曾好好休息,双手忍不住轻轻颤抖。
他静静地凝视着林多福,像是要把她刻进心里,喉结滚动了数次,才艰难地开口,声音里带着沉痛与压抑:“你知不知道我这几日是怎么过的?我在贡院里,每做一道题,每写一个字,脑海里都是你。我担心你会遭遇危险,担心你会受伤,甚至担心再也见不到你。”
林多福一醒来就面对这般带着沉痛担忧的质问,心中委屈也瞬间翻涌,清了清嗓子,终于可以说话。
“咳咳……我是为了抓住嘉王,为了我们能有太平日子,我有把握全身而退。我计划得很周全,还和御林军、盖北军里应外合,不会有事的。”
孟鹤云双手紧紧握住林多福的肩膀,力气大得似乎要把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额头轻抵着她的额头,声音发涩,几乎是带着哽咽。
“把握?那是龙潭虎穴,稍有差池就是万劫不复。你是我的命,没有你,这太平日子于我而言毫无意义,我真的不能失去你,多福,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我害怕极了,害怕你离开我,那种恐惧快要把我吞噬。”
这次交谈不欢而散,一直到林多福病愈,两人间的气氛还是充满了不快。
深夜,林多福坐在庭院中发呆,月光洒在身上,倍感孤寂。
孟鹤云其实一直留意着她,见她深夜未眠,默默回到房中,倒了一杯热茶,又拿上一条毛毯,轻轻走到她身边,把热茶放在她手边,将毛毯温柔地披在她肩上,声音低沉而温柔。
“夜里凉,喝点热茶,别着凉了。”
说完便转身离开,他的背影看起来有些落寞,脚步也不再像往常那般轻快。林多福望着那杯还冒着热气的茶,泪水再也忍不住,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
“我只是不想你陷入危险,想护你安稳。我做这些,也都是为了我们的以后啊。”
孟鹤云在书房中,看着曾经与林多福一起读过的书,书上似乎还残留着她的气息。
他拿起一本两人曾一起批注的诗集,翻看着那些熟悉的字迹,回忆起过往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懊悔。
他又拿出一件之前为林多福准备的披风,那是他精心挑选的料子,想着在她冬日出门时能为她抵御寒冷,披风上的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他的爱意。他轻轻抚摸着披风,犹豫再三,还是起身走向院落。
孟鹤云深吸一口气,把披风披在她身上,双手顺势握住她的手,声音微微发颤。
“多福,这些天我想了很多,我不该和你置气。一想到你可能遭遇危险,我的心就像被千万根针扎着。你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没了你,我拥有再多又有什么用。每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你的身影。原谅我,好吗?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我们好好的,好不好?”
林多福眼眶泛红,眼中闪着泪光,用力地点点头,轻声说:“我也有错,不该让你担心。我们以后都不这样了。”
两人说开了,感情更加甜蜜起来。
而小四的手恢复很好,皇帝听了,没有后遗症,便叫了林多福进宫。
一回生、两回熟,这一次手术比小四的还要快。
皇帝亲自见识了林多福的医术,邀请林多福进太医院,林多福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当然欣然答应。
第109章 光明未来
放榜当日,天色未亮,贡院外就已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好似潮水一般,将贡院围得水泄不通。
孟鹤云、赵毅和徐道载站在人群中,他们虽神色各异,却都难掩眼中的紧张与期待。
随着一声高喊“榜单到”,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徐徐展开的榜单。一时间,贡院外只有微风拂过的声音,气氛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祝贺声。
孟鹤云定睛一看,自己的名字赫然位于甲榜榜首!他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转头看向林多福,眼中满是喜悦与自豪。林多福眼眶泛红,激动地说道:“鹤云,我就知道你一定行!”
赵毅和徐道载也纷纷围拢过来,赵毅兴奋地拍着孟鹤云的肩膀:“孟兄,好样的!恭喜高中榜首!”
徐道载笑着拱手:“孟兄才学过人,高中状元实至名归,往后可别忘了提携我等。”一番询问得知,赵毅和徐道载也都榜上有名,分别位列二甲中上游,三人皆是满面春风。
三人入了甲榜,就要殿试。
殿试当日,天色未明,孟鹤云便已起身。他身着一袭精心裁制的素色儒衫,简洁而不失庄重,衣角绣着的淡雅云纹,随着他的动作微微起伏。
腰间一条藏青色锦带,恰到好处地束出挺拔身姿,带上悬着的那枚温润玉佩,是林多福亲手所赠,此刻也似在静静陪伴他迎接这场大考。
踏入皇宫,孟鹤云的心跳不自觉加快,深
吸一口气,他稳步迈向那决定命运的大殿。
殿门缓缓开启,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抬眼望去,朱红色的巨大立柱直抵殿顶,金色的雕龙盘旋而上,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地面铺就的金砖光可鉴人,映出孟鹤云坚毅的面容。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绣着的九条金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冕旒之下,一双深邃的眼眸静静地审视着下方。两侧文武百官整齐排列,身着朝服,神色各异,或期待、或审视,目光纷纷聚焦在孟鹤云身上。
孟鹤云定了定神,上前几步,恭敬地行了大礼:“草民孟鹤云,叩见陛下。”声音沉稳有力,在大殿中回响。
皇帝微微颔首,开口提问,声音低沉而威严:“朕问你,如今边境时有骚乱,民生亦待改善,若你为官,当如何权衡二者,安邦定国?”
孟鹤云略作思索,条理清晰地回答:“陛下,边境安宁与民生福祉,实则相辅相成。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整军经武,选拔良将,加固边防,威慑外敌,保百姓安稳生活。同时,于内地推行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发展商贸,如此一来,国家根基稳固,百姓富足,亦可为边防提供坚实后盾……”他语速适中,逻辑严密,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既展现出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又融入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皇帝接着抛出难题:“若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争执不下,政令难行,你又该如何应对?”
孟鹤云目光坚定,毫不退缩:“陛下,朝堂如舟,百官如楫,方向既定,唯有齐心协力,方能破浪前行。臣会秉持公正之心,倾听各方意见,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权衡利弊,从中斡旋调解。若遇心怀不轨、为私利阻碍政令之人,当依法惩处,绝不姑息,以正朝纲。”
问答之间,时间悄然流逝。孟鹤云的回答有理有据,赢得了皇帝的频频点头,也让百官们暗自赞叹。
三日后,宣武门下,随着榜单缓缓展开,人群先是一阵死寂,紧接着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孟鹤云的名字赫然位于榜首,而且是三元及第,成为当之无愧的状元郎!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与祝贺的目光,夸赞声不绝于耳。
“孟兄,恭喜恭喜啊!三元及第,这可是天大的荣耀!”赵毅激动地跳起来,用力拍着孟鹤云的肩膀。
徐道载也拱手笑道:“孟兄才华横溢,实至名归,往后还望多多关照。”
赵毅和徐道载也不负众望,成功考中进士,虽名次不如孟鹤云那般耀眼,但同样前途光明。
金銮殿中,传胪大典在庄严肃穆的氛围里盛大开场。殿内黄钟大吕齐鸣,悠扬恢宏的乐声在巍峨殿宇间久久回荡,似在昭告天下这场盛典的非凡意义。
孟鹤云身着鲜亮的红袍,那颜色宛如烈烈燃烧的火焰,夺目而热烈,袍身绣着繁复精致的金色丝线,在日光的倾洒下熠熠生辉。他头戴象征无上荣耀的桂冠,桂冠上镶嵌的宝石璀璨耀眼,每一颗都折射出成功的光芒。
待仪式结束,孟鹤云跨上灿阳,缓缓迈出宫门。马身上装饰着华丽的鞍辔,鲜艳的绸缎随风飘动,更显气派非凡。
街道两旁,翘首以盼的百姓早已将道路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似汹涌的潮水,不断涌动。
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里来回穿梭,小小的身躯灵活地挤到前排,眼睛睁得又大又圆,满是期待地盯着街道中央,只盼着状元的身影早些出现;年轻姑娘们三两成群,羞涩地站在一旁,手捂着嘴,时不时发出轻轻的笑声,眼神里满是倾慕之意;老人们捋着胡须,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不住地夸赞着状元郎的才学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