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祯转向东面正坐,惜春和史湘云先奉上罗帕和发笄,孟氏走到她前面,高声吟诵:“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服。”然后跪坐为兰祯梳头加笄,尔后起身回到原位。兰祯起身,孟氏向她作揖祝贺。
兰祯回到东房,在杨越的协助下进入房内更换与头上发笄相配的素衣襦裙。
出来后,先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行正规拜礼,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
林家的及笄礼之隆重,荣耀,让参与者过后津津乐道了有大半个月,不管是笄礼上的几个少女的出色表现,还是笄者倾城的容色、精妙华贵的钗冠首饰,亦或是笄礼结束后宫中皇后的懿旨并祝贺大礼,都让倾羡不已。
探春听着迎春惜春的描述,心里又是羡慕又是黯然,原来她也有份出席的,只是王夫人突然病逝,便由史湘云替了她。
如果她也能在林姐姐的及笄礼上亮相,就算她只是个五品官的庶女,就算她有一个名声不好的嫡母,她是不是就有机会说上一门相对较好的亲事?
第95章 尾声
女儿堪堪成人就要嫁入别人家。
甄敏作为母亲, 每一样嫁妆都是精心准备亲自过目,心理准备早就做得差不多了, 林海却是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如遭雷殛一般,白天还掩饰得跟平常一样, 每到夜晚就长吁短叹,恨时间太快女儿眨眼就长大,恨世道不平,怎么就不是女儿娶女婿?!
那个心酸劲就别提了。
鼓乐喧天,凤冠霞帔,十里红妆。
看了林兰祯的婚礼,皇家重视, 端亲王妃的聘金是添了又添加了又加, 结果林家爱重女儿,嫁妆就收拾了两百八十八抬,孤本古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 田庄铺子, 房屋别院……总之吃穿用度,新娘子的一辈子花用都包了不说,连未来的外孙外孙女都备上了。
听说还有亲戚添妆与新娘子私库里的东西还没送,那家中有待嫁女儿的都要恨上林海了,这么搞将来自己女儿嫁人嫁妆不厚些能看吗?
林海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可以的话他根本不想嫁女儿好吗……
封靖晨一身新郎打扮,带着十几个年轻人, 有宗室的勋贵的书香门第的,都是在某方面有长才的俊杰,面对亲友团的各种刁难——催妆诗、射箭等等,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将新娘迎上了花轿,觉得自己的人生终于圆满了。
一路喜气洋洋。
焕然一新的端亲王府张灯结彩,炮仗礼花响个不停。
“新娘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大红缕金凤凰纹迤地长裙,手挽撒花烟云软纱,怀抱玉瓶,腰间用金丝烟罗系着如意结,红纱罩头,却仍隐约可见绿鬓凤冠的新娘子,尽管不见真容,但莫名地就叫人觉得那是一个绝色佳人!
“……”
出了轿门,林兰祯抱着瓶子被人搀着跨了“马鞍”,踩着红毡到了大堂,瓶子又换成绸带,与新郎一起随着赞礼者喊“行庙见礼!”“拜天地”“拜父母”各种叩首跪拜,等到听说“送入洞房”整个人都已经晕了。
洞房花烛,鸳/鸯枕/对。
梦想了无数遍的软玉温香,鱼/水/欢/谐,娇香/嫩/蕊蝶/恣采,封靖晨只觉得神魂奇畅浑身通泰,什么相思都苦尽甘来了。
胡天胡地了三天,封靖晨才带着兰祯进宫谢恩。
她是按着儿媳的礼对着上皇和顺太妃叩拜的,也依民间习俗,呈上了自己亲自做的鞋袜。
兰祯的女红顺太妃是尽知的,去岁中秋时她送的那条披帛便是由一块轻软透明如蝉翼的薄纱,以极细的五彩丝线或缀绒或夹金银丝地绣着大小不一的花卉,重重叠叠,看着十分艳丽堂皇。挽在手上,有如锦霞落于手中,见过的妃嫔女眷就没有不赞叹的。
这次的鞋袜看着也精致,难得的是着脚的地方十分柔软舒适。
“真是个细心体贴的孩子。”顺妃忍不住赞了一句,眼眶微红,竟觉得一辈子没有过的满足。“靖晨有了你,我也没什么担心的了。”
她并不知道封靖晨修行要付出的代价。
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了好儿媳,自觉人生圆满再无牵挂的她身上本就温婉的气质更多了几分似水柔和,庆d帝看了心里也安慰。他知道儿子选择了什么样的路,实际上得益的是整个封氏皇族,他也怨不得林兰祯什么。
事实上封靖晨从来就没说他决意修行是为了她。
那天晚上皇帝说的话实在骇人听闻,但金龙王作为水神也没必要蒙骗一国之君。知道人在一些仙魔眼里不过蝼蚁,却万万没想到,竟有算计了千年百年,将人当牲畜一样祸害了收割气运的。
人是弱小,但人也有尊严。力量悬殊,明刀明枪,至少我们反抗或者认输,没有怨言。但这样莫名其妙地被算计至家业败落,绝嗣无继的下场,谁甘心?谁不恨?他们明明不是这样的命运。
谁都知道,世人里头气运福禄好的自然数那些出身富贵传承久远的家族了。
这些家族亦多为勋贵世宦之家,他们承祖先基业,某种程度上也是分享和支撑着一国气运。
夺取了这些人家的气运,不就是毁了朝廷的基石吗?不就是间接侵蚀了王朝的气运吗?
想想阴月王朝的下场,细思恐极。
那时候封靖晨站了出来,说皇家需要一个人来领头对抗这些祸乱朝纲的妖魔鬼怪,水神再强,也有管不到人的地方,朝廷虽然能通过道录司邀请修真界高手坐镇,到底不如自家出一个强横高手。
历史上有哪个朝代可以千秋万代延绵不绝呢?
封庆d封靖明自然也想封家江山能多传几代,却也不愿叫封靖明去牺牲。是的,牺牲。一个人死了,或者魂飞魄散或者步入轮回也罢了,与一个地脉衍生的意识绑在了一起,可能几百年或者上千年不得解脱,又要眼睁睁看着儿孙死去,何等孤单?何等凄凉?
偏偏他要去做。
也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随他吧。
“夫妻两个好好过日子,早日给朕生下孙子孙女。”修士难有后代封庆d是知道的,说起这个他就担心,这端亲王一脉是不是也太艰难了?
转念又一想,这林氏福泽深厚,未来如何且不好说。
******
时光荏苒,转眼六年过去。
朝堂上,肃郡王选择了臣服,裕郡王却不甘心。
为了谋夺兵权,他不惜策划平安洲之乱以转移朝廷注意,实则早就派人潜往与南疆接壤的茜香国引起内乱,致南疆不稳。而早就算好时机的南安郡王身为金陵都督府后军都事在兵事上是有一定话语权的,特别是应付突发状况。
南疆不稳,镇戍西海的桓文节调兵支援,途中遭到山匪袭击,身受重伤而死。
南安郡王耿德辉在九省都检点王子腾的帮助下迅速夺了西海沿子兵权。
可惜耿德辉倒霉,刚夺了兵权就遇到倭寇大举侵袭,兵慌马乱中被俘虏了。
虽然最后自尽谢罪了,但也不能平息皇帝的怒气,征西将军之死真相如何且不说,西海战败的罪责都算到了他头上。南安郡王太妃王妃的极力周旋,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南安郡王的爵位是保下来了,但也只剩虚爵,实职什么的是不用想了。
到嘴的兵权飞了,连得力的岳家也被连削带打……封靖昊心里的阴影就没法说了。
但是他还有王子腾,这人也算是精明强干,虽然目前被边缘化了,但朝中有经验的高级将领说多不多,说不定哪天又起用了呢?
然而王子腾他想下船。耿德辉死后他战战兢兢,就怕皇帝秋后算帐,结果在巡边的时候着了风寒……吃错药死了。
可堪为将的都死光了,还篡什么位?
封靖昊就没想过祸事是一连串的,死了手下不算,连娘都死了!甄太贵妃是在去见太上皇,准备给南安郡王求情的时候脚底打滑摔到脑袋磕死的。
皇帝念着她伺候上皇有功,丧事办得十分体面。
生母薨逝,作为亲子是要守孝三年的。三年不能参加各种筵宴活动,不能出门交际,对一个野心勃勃时时刻刻需要维系势力的王爷来说损失有多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封靖昊彻底蔫了,老天这是成心不让他成功啊!
裕郡王妃倒是有做皇后的野心,她出身尊贵,打小又长得好,心机也足够,嫁的也是皇子郡王,怎么就不能母仪天下?!她想劝夫君振作,问题是甄太贵妃的死与她娘家有关,怎么劝?且她娘家也失势了,她又没有子嗣,心里没底气。
太上皇倒还关心这个儿子,只是见他如此颓废除了在选秀的时候再赐他几个美人还能干什么呢?他是隐约知道南边的事这个儿子是脱不了干系的。心里失望是有的,可一想自己的皇位也没传给他,又松了口气。
刚好朝廷又到了大选小选的时候,不爱美色的皇帝宫里也不免多添了几个美人。